12月3日,由聚美麗、磐締資本和上海財經大學聯合舉辦的“美麗投資新時代——首屆中國化妝品企業家論壇”在上海勝利召開,主題為《IPO開閘后化妝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2017年,堪稱是行業IPO開閘年,拉芳家化、珀萊雅相繼上市,名臣、御家匯IPO過會成功。可以預見,行業內上市企業只會日趨增多。
那么,IPO開閘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關于融資和上市,企業家們又各自秉持什么觀點?現場,行業內多位企業家、創業者及資本公司的投資分析師暢所欲言,針對相關話題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會長、銘耀資本創始合伙人葛文耀為本次論壇致辭,并認為行業實際上非常有潛力,會保持20年的穩步增長。
上海財經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孫錚在致辭中則用了16個字表達對化妝品行業的看法,“文明引領,科技驅動,商業創新,資本助力。”【詳情】
磐締資本投資總監楊可逸在現場發布了全球創新與并購研報。研報揭示,由于新一代消費者的登場和傳統大企業的內部機制限制,全球創新路徑日益由內部轉向外部。
從2010年到現在全球240多起收購案,我們發現主流的被收購對象很多都有一個特點——他們是以挑戰者的角色迅速崛起,很快就進入了主流市場成為現有市場領導品牌的挑戰者。
縱覽這些年的交易,可以得出這么幾個結論:首先,交易總數一定是在上升的;第二,最高的交易金額不斷被刷新。第三,單筆交易金額的中位數有所下降。這代表了美妝巨頭們開始對早期項目的布局更多,而不是單單注意那些成熟的后期項目。
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歐萊雅、LVMH、聯合利華、資生堂、雅詩蘭黛等幾乎所有你可以想到的公司都投資了孵化器來致力于早期項目布局。
那么國內化妝品企業呢?他們大部分都是通過單個品牌起家然后慢慢做大的,現在雖然有幾個公司已經擁有多個品牌,但基本上主品牌占整體業務的比重非常高,很難稱之為一個真正的平臺型公司。什么時候可以真正做到真正有能力去吸納外部的創新資源,把公司通過這種模式做大?這是一個亟待討論的問題。【詳情】
企業上市意味著擁有更多資源,它會連鎖影響企業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但越來越多的上市企業到底會怎樣影響行業呢?
本次對話由磐締資本創始合伙人王茁先生主持,對話嘉賓有珀萊雅總經理方玉友,丹姿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楚標,上美集團董事長呂義雄、拉芳家化董事會秘書張晨。
這次對話圍繞投資收購、創新生態圈展開。為什么上市前上市后,方玉友都在焦慮?為什么丹姿作為一個非上市企業,投資孵化營項目的速度比拉芳還快?拉芳的產業基金在投資哪些項目?企業的創新生態圈該如何建立?上美集團能夠孕育出多個品牌的秘密在哪里?
方玉友:我們的創新是基于我們自己品牌的基因、定位和個性的創新。這兩年時間我們不斷改革產品,包括概念、形象設計。但這種傳承式一些品牌是有局限的。我喜歡小的項目,投入成本低,產出更高。
張晨:拉芳其實前中后期的項目都想投,在兩三年前開始聚焦于日化行業的產業基金。基金布局了很多垂直行業的第一號,比如時尚類的第一,化妝品類的第一,母嬰類的第一。
張楚標:創新分為內部創新和外部創新,而由內而外的創新應該升級為企業經營的一種能力。一個新時代里的企業,每個模塊、每個月、甚至每周都必須要有,哪怕你的行為模式還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在意識形態上面要有。我覺得我們的意識形態必須要走在資本的前面。
呂義雄:我們公司能夠多品牌運作,是因為我從一個獨裁者變成了配合者,我負責提供資源和建議。我會用大平衡,同時讓兩個板塊一起弄,這樣企業可以更好地授權,也可以更好地競爭。【詳細】
第二場報告是由聚美麗聯合創始人夏天帶來的《企業上市對利益相關群體影響的調查報告》。
1、企業上市后對代理商、經銷商的影響
超過7成的代理商表示會對上市企業增加信心,只有24.5%的代理商表示還將繼續觀望,不會受這個影響。
2、企業上市對供應鏈、合作方的影響
廣告服務商會特別重視和上市公司的合作,但供應商不會降低對財務的要求,也不會因此就放寬賬期。
3、企業上市對消費者的影響
上市企業有利于人才吸引,尤其是在企業穩定性和股權激勵的保障方面有著非常強的吸引力。
從實際調研數據中可以看出,一家企業上市后,會給它各類相關利益群體帶來正面影響,對代理商和經銷商、供應鏈和合作方、消費者以及行業人士有著極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詳情】
“美麗投資新時代——首屆中國化妝品企業家論壇”的第三場對話環節主要圍繞“內部創新與外延增長的邊界”主題展開探討。
對話主持嘉賓為磐締資本創始合伙人屈紅林,對話嘉賓有:瑪麗黛佳總經理陳海軍,相宜本草執行副董事長兼總裁嚴明,亞緹集團董事長劉曉坤,銘耀資本合伙人金銘。
劉曉坤:很多上市公司的老總有這樣的普遍觀念,他們都認為我花這么多錢我能做一個比你更好的企業。可是他們忘了我當時的成功是因為那個機會、那個機緣,并不代表你現在拿同樣的錢可以做到。投資就是要相信被投資人的能力,讓他自己去做,看到別人的價值。
金銘:上市的審核邏輯其實不是選美,它不是看誰是最好的,它是看誰的短板不是最短的。它要保證進入市場的這些公司沒有明顯的短板,上完市以后的公司,就要按市場的邏輯。
因為資本也好,企業也好,并不是對立的。我自己的理解是一個水和船的關系,你如果駕馭的好你能夠更好的乘風破浪,但是如果你出了狀況,可能會帶給整個企業非常不好的一個后果,樂視就是一個蠻好的例子。
嚴明:投資這件事,單單看企業的表象肯定是不敢投的,肯定要深入下去有了深刻的了解才可以做相關的投資。當然投資歸根結底還是投人。
陳海軍:很多人研究模式、邏輯,他們都相信成功有套路。然而我覺得所有的成功都是人的成功,特別是創始人的成功和團隊的成功。如歐萊雅的——歐文中,我們要借鑒兩點,一個是不要相信他的套路,二是要打造自己的團隊,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歐萊雅。【詳情】
12月3日,“美麗投資新時代——首屆中國化妝品企業家論壇”的第一場對話環節主要圍繞“新增長點:內部創新VS外部孵化”主題展開探討。
對話主持嘉賓為聚美麗合伙人抱爺,對話嘉賓有:REnex力格仕創始人李浩、集美堂創始人伏永艷、磐締資本高級策略總監苑魯寧、愛臭美的好博士郝宇。
苑魯寧:內部創新的時候,第一點,人很重要。第二點,創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拼搏的精神
郝宇:首先,大公司在科技層面其實都不差,無論是歐萊雅、寶潔還是聯合利華,這些大企業都是非常早在硅谷、倫敦布局技術的孵化器。但在我的理解里,其實不一定要從孵化器里孵化產品出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戰略思考和要接觸的最新信息。
李浩:錢少的時候容易創新,因為錢少會逼你想辦法創新,很多東西不是錢堆出來的,而是逼出來的,我覺得創業團隊、公司,給自己設定一些壓力,也是蠻重要的。
伏永艷:創新就要去變,推陳出新。我們可能兩個月就可以做一個新產品,但對大公司而言,這很難,溝通上有很大的成本,而且工作習慣,思維方式都不同。雙創公司的企業家是用命在做事業,而大公司要做很多人際關系,且內耗很嚴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