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贊賞創新者之前,聚美麗先向平庸宣戰!
現階段的中國化妝品行業人人都在大聲談論創新,爭相展示新作品,認為自己就是那只從一堆毫無差別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獨特黑天鵝。
但細看之下,每個人的創意極其的相似,手法如出一轍,整個行業充斥的不是創新的黑天鵝,而是平庸的灰犀牛。
企業常常不是死于創新的冒險,它們大多死于平庸!
在贊賞創新者之前,聚美麗先向平庸宣戰!【詳情】
2014年,上海家化徹底向一家國際咨詢公司外包的做法已經改變了上海家化思維和文化的基礎,這種管理文化和經營作風的逆轉將給上海家化管理團隊的智商造成極大的錯亂,足以讓上海家化從此變成一家思想和戰略都同質化的平庸公司。
雖然歷史曾經給平庸者開出過通行證,但是在未來的商業世界里,新一代的企業家一定會讓平庸成為平庸者的墓志銘。【詳情】
人們呼喚創新,卻對平庸視而不見,行業充斥著同質化、過度營銷、概念炒作、創新乏力。甚至,越來越多的大企業淪為平庸。
平庸心態,才是使得產品和企業始終缺乏軟實力的真正原因。【詳情】
今天的中國化妝品行業,一成不變的配方,肆意夸大的宣傳,抄襲他人的無恥……這些何嘗不是一種平庸的罪惡。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只是個執行者,只是按照規定、根據行業的大環境在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我們必須打破這樣死氣沉沉的行業環境,我們必須反平庸。【詳情】
歐詩漫創始人沈志榮:我認為要從“創”和“新”兩個字同時突破,“創”就是要敢想、敢創、敢干,“新”就是要接受新事物,運用新技術,創造新產品。但所有的創新都離不開專注如一的匠心精神和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
中國化妝品研發第一人李慧良:“真正的創新需要符合三個要求:有正能量;能夠為處在化妝品行業中的消費者提供效應;對企業能夠創造價值,使其可持續發展。
珀萊雅CEO方玉友:用一句話表達對創新的理解: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唯有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堅持自主創新、持續創新,方能保持長久的競爭力!
韓后集團CEO肖榮燊:創新是個問號,回答他的方法,不是成功的經驗,而是探索未知的勇氣!
丸美集團總裁孫懷慶:你只有把創新視為核心競爭力,你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
抱爺:不安于(企業/個人)現狀,保持危機意識。創新其實不是方法,而是一種思維。
磐締資本創始人王茁:“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徳,生生之謂易。”磐締資本始終秉承這種精神來推動中國化妝品產業的創新發展,與有志于挑戰行業舊格局、成為行業新物種的被投企業一起,立于磐石之上,締造美麗明天。“To innovate or not to innovate,” that is not a question (創新是創新者的通行證,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銘)。
萬邦集團董事長周昭揚: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企業永葆生機的動力。創新,要堅持工匠精神,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更要保持赤子之心,想消費者所想,創消費者所未見,與時俱進發展本土高端彩妝品牌。【詳情】
聯合利華將砍掉全球50%廣告預算,此外還將降低對新興市場的投入力度,投放廣告的頻率將降低10%。
對于今天的聯合利華來說,即便不斷的提升對新產品以及廣告營銷的投入,都未能取得拿得出手的成績,更何況要降低投入呢?【詳情】
近兩年,這種與電商平臺合作的營銷模式已成為傳統快消巨頭寶潔推出新產品的常態。這也是寶潔針對不斷惡化的經營環境,開啟的一系列自救計劃之一。
除此之外,寶潔還多次更換CEO、裁員、砍掉一百多個小品牌、削減廣告預算等,包括轉向電商渠道、利用社交網絡進行營銷,不遺余力地力挽頹勢。【詳情】
上海家化的新產品除了在包裝上有所變化之外,產品技術與產品概念幾乎絲毫未變。導致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喪失了競爭力,從而淪為平庸之輩。
還有在品牌傳播上毫無想象力,以及在過去的五年業績的快速下滑等一系列的現象反映, 使得上海家化的夢想丟失了!【詳情】
今年已經是雅芳步入中國市場的27個年頭,然鵝。。。然而捂臉。。。縱觀除了現在的渠道經營,品牌細分和價格制定都受到不小的挑戰,何況市場被歐美、日韓等主流品牌所壟斷。
在媽媽心中的百年品牌在年輕化的道路上能否突圍,依舊任重道遠。【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