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化妝品科學技術學會成立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全國300多位化妝品工程師出席本次成立大會。
化妝品趨勢在哪里?生物發酵護膚品的技術已經到什么程度?今天,研發工程師社群集結了20多位社群成員,就生物發酵這個主題進行了深度探討,成員受益匪淺。
生物發酵技術研討會 | 聚美麗科研工程師社群第②次沙龍于6月13日在上海全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對于這項神秘的生物發酵技術,不知道大咖們都有何看法?
昨晚,聚美麗研發工程師社群開展了首期線上分享課,數百家企逾200多名優秀的研發工程師參加,究竟是啥社群能在業界引起這么大的反響?
近日,防曬新法規頒布,國內防曬指數上限值從SPF30+上調至SPF50+。此次調整將大大鼓勵本土化妝品企業開發高SPF值的防曬產品及對新技術的運用,推動國內防曬市場的發展。聚美麗【研發工程師社群】首期線上分享課程便以此為主題,邀請到了在防曬領域有著深入研究的梅鶴祥博士,為社群內研發工程師分享關于防曬的新技術與實踐。
什么是好的化妝品,如何通過技術來鑒定呢?珀萊雅研發總監、聚美麗專欄作家、研發工程師社群聯合發起人蔣麗剛逐一分享關于化妝品的252種技術評價方法。
什么是好的化妝品,如何通過技術來鑒定呢?珀萊雅研發總監、聚美麗專欄作家、研發工程師社群聯合發起人蔣麗剛逐一分享關于化妝品的252種技術評價方法。
?生物自然發酵護膚品又稱“六無”產品,以其無防腐、無香精、無化學添加劑、無動物油、無化工油、無外來水的特點正逐漸受到全球科研專家和消費者的關注。
本次會議以“匠品·價值”為主題,深入探索在當今商業模式下,如何發揮創新科研技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展現優質產品的價值。
優秀的配方師具備匠人精神,用近乎“偏執狂”的理念去創造產品,精益求精,拂去心頭的那一縷浮躁,用心體驗每一個原料,完成每一道工序,主動積極去迎接每個產品的開發。
上海家化前董事長葛文耀說,“一個公司要有穩定的文化,讓其員工擁有企業歸屬感”。而對于這種“企業歸屬感”,“中國化妝品研發第一人”李慧良深有體會,曾在家化任職27年,仍癡心不改。
前幾天一張聚美麗小伙伴深夜加班圖被某狗仔泄露出去之后,前來咨詢大會進度及亮點的電話就一直響個不停。我想了好幾天,到底要不要~走漏風聲?
資生堂正在以截至2020年的中長期戰略“VISION 2020”為基礎,在全球層面提高品牌價值,推動企業結構改革。作為該戰略的一環,資生堂完善、加強了相關網絡,在全球5個國家開設9處研發基地,希望創造出能夠激發全球各地的顧客內心共鳴的產品。
在張太軍的眼里,科研是品牌基礎,是產品核心價值的保障,是引領企業發展方向的重要引擎,是企業、品牌、產品與消費者之間信任鏈的源泉。科研之路究竟該怎么走,且看張太軍如何解讀……
曾服務寶潔8年和東方風行3年的李維博士,曾為佳潔士進行技術研究,為護膚品及彩妝進行配方工藝研究。如今,李維博士加入上美,擔任公司副總裁,負責上美運營供應鏈和海外拓展業務,對于“科研人員”與“技術商人”這一雙重身份,他應該最具發言權。
如今,越來越多國外企業似乎找準了吸引中國消費者的“方向”:涉足電商、精簡店鋪、精準推送廣告……面對外企自身的變革,本土企業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實現知名度與美譽度的雙提升。
4月24日,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剛參加完聚美麗在上海發起的“本土企業科研發展與改革”沙龍,就轉戰北京出席伽藍集團實踐十號衛星航天搭載科研項目移交儀式。作為本土領軍企業伽藍集團在研發上一直走在本土前列。
曾經在美國玫琳凱MARY KAY公司和美國雅詩蘭黛ESTEE LAUDER公司有十多年科研工作經驗的他,投身本土一線品牌珀萊雅8年,從事研發管理,從無到有建立完整規范的珀萊雅研發體系,迄今已結出累累碩果,堪稱中國民營企業化妝品科研體系范本。對于目前國內企業的科研現狀與國際企業的差別,他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人。
品牌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