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近300萬,因銷售未備案產品。
白牌當道、新銳分化、頭部集中……中小彩妝如何打破增長天花板?
2024年進口化妝品數量、金額分別同比下滑9.4%、7.9%。
被收購品牌的美妝系列目前已貢獻了品牌約30%的年收入。
國貨美妝重擊打假。
近日,雛菊的天空針對指緣推新,Nodoff推合成香水。
2025首個新原料來了;一原料商財務造假超10億……還有以下行業新聞值得你關注:
價格直逼雅詩蘭黛、蘭蔻等,卻收割不動中國貴婦。
美妝巨頭盯上千億賽道,但它能成新的淘金地嗎?
本周,蜜絲佛陀官旗店暫停營業,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又一品牌被曝倒閉。
但新品牌并沒有那么好做。
防曬仍是化妝品不合格重災區,且假冒大牌防曬產品也頻上榜。
新年求好運?珀萊雅太懂了。
國際巨頭紛紛盯上印度市場,它會是國際美妝巨頭眼中的下一個中國嗎?
功效宣稱持續收緊。
在美國市場,歐萊雅旗下CeraVe適樂膚祛痘產品被指控含有高濃度致癌物苯。
“干細胞產品在嚴肅醫療獲批了,在美容、抗衰等消費醫療領域的獲批也就走上倒計時了。”
韓妝對華出口下滑10%,對美出口大漲57%。
11年老將離任。
化妝品行業監管、處罰迎來人性化的關鍵節點。
強強聯手,共啟專業實力新篇。
流量之外,強強聯合更深遠的布局是什么?
紅人推出的580元眼影刷套裝,陷入剽竊風波!
這家50年企業,三年兩度被通報。
貝泰妮/華熙生物最新人事變動、因宣傳“抗初老”又被罰……還有以下行業新聞值得你關注:
本周,美國護發品牌CRLab召回問題產品,腋下美白霜被檢出汞超標。
登陸新三板僅3月,開啟北交所上市征程。
誰是下一個爆款賽道?
抖品牌力壓可復美/千元價位賣爆。
化妝品“造芯”能力再提升。
洞察全球美妝趨勢
探索行業增長新路
聚美麗2023年度主題:科學品牌計劃夯實品牌技術基礎,建立產品研發壁壘建立科學傳播體系,塑造新時代強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