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談資”開篇《化妝品生意有多差?上半年58%企業虧損或利潤大幅下滑》(鏈接),就跟大家說了我們欄目主要關注新三板,不少粉絲就問了:為什么關注新三板掛牌企業,而不是把重點放在主板(如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呢?A股主板上市的公司不是體量更大更有影響力么?
所以,今天就先解答這個問題。
一、一張圖看懂中國的資本市場
首先,給大家科普中國的證券市場。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構建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廢話不說,用一張原創圖鎮樓:
一板:滬市主板(股票代碼以60打頭,上海家化、兩面針、片仔癀在這里上市)、深市主板(000打頭的股票,浪奇和原來的索芙特在這里)。
二板:深交所的中小企業板(002打頭,金王和怡亞通在這里)、創業板(300打頭)。
三板:在北京的新三板,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俗稱。33家掛牌化妝品企業在這里。
四板:各地的省級股交所、E板、Q板等。
在A股一板和二板上市的股票,也就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去股票交易所開戶自由買賣的股票,這些公司也就是真正的“上市公司”。大家疑惑的正是在這里:不是說在主板上市的才能算大公司嗎?為什么不選這幾家呢?
二、中國目前主板(A股)上市的化妝品公司,不能代表產業的現狀和未來
到今天為止,已經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化妝品相關企業全在下面這張表中了:
相信看完這張表,你就知道為什么不能從主板研究中國化妝品行業了,因為上市的化妝品企業實在太!少!太!差!這件事情我說了好多年:因為中國化妝品行業發展歷史的原因,導致目前在主板上市的化妝品企業數量極其稀少,而且質量堪憂,基本不能代表中國化妝品行業發展現狀。
白貓股份早就賣了殼變成傳媒股,索芙特一直不務正業,靠每年兜售忽悠一個新概念支撐股價,后來干脆連名字都改成了“天夏智慧”(還好沒改成“夏天智慧”啊,汗!),轉型做了不知道干嘛的智慧城市(這個概念按道理早被IBM做爛了啊,真搞不懂)。
而青島金王和怡亞通都是大手筆的資本玩家,是來“整合”這個行業的,這兩家對中國化妝品產業的深遠影響才剛剛開始。當下不表,日后自然會專文分析。
這樣,只剩下四家日化上市企業:上海家化、兩面針、片仔癀、廣州浪奇。兩面針做牙膏而且做得江河日下、浪奇賣的是洗衣粉,這兩家都是大日化相關,而片仔癀主業是賣藥,都非化妝品概念股。
所以中國A股主板,只有上海家化這一棵獨苗,而且上海家化的目前的營收居然要靠代理花王和六神這個日化超級爆品來支撐,先讓我靜靜。謝文堅上臺后先把佰草集這個大明星搞殘,又把雙妹這個希望之星也給廢了,去年居然靠賣天江藥業的股權來套取利潤,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三、港股(H股)也不能代表中國化妝品產業
香港回歸祖國后都快成年了,他們家的股市自然要納入咱大中國版圖。但是,看完上面的表,你也就知道,只有霸王和青蛙王子這對難兄難弟,而且大王和王子都還成了落魄貴族,市值僅剩下可憐的15.8億和5.6億港幣。所以,他們兩家也指望不上啦。
對,不用懷疑,歐舒丹選擇在香港上市,不遠萬里來支持中國的資本市場,這是什么樣的國際主義情懷呀!
所以在三四年前,我提出了“老三老四”的說法,就是指索芙特、浪奇、兩面針這“老三樣”,加上失去葛文耀之后的上海家化這位掉隊的“老四”,哪怕再算上港股的霸王和青蛙王子,他們都不能代表中國化妝品產業的現狀、更不能代表這個產業的未來。
所以我對各位中國化妝品行業的“分析師”們再羅嗦一遍:如果你們再只靠著主板這老三老四家的財報來分析判斷中國的化妝品行業,那真是太不專業太偷懶了!
能代表中國化妝品產業的未來的,請往下看!
四、時運不濟的擬上市化妝品企業
這幾年,又陸續有幾家化妝品企業發起了上市的沖擊,但恰逢中國資本市場動蕩變化的多事之秋,居然到現在都沒有一家新企業正式上市,可惜可嘆呀!
您還未登錄,請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登錄后查看全部內容
本文版權歸“聚美麗”所有
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系:news@jumeili.cn
未經許可轉載此文,聚美麗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