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諾斯貝爾獨家冠名的心生·美麗科技論壇于今天在廣州保利世貿會議中心正式舉行。大會吸引了近500名的科研工作者,更有廣東省藥監局化妝品處處長謝志潔、珀萊雅研發總監蔣麗剛、“中國化妝品研發第一人”李慧良、 名臣健康技術開發部經理張太軍、上美全球研發總監孫培文、璞萃生物總經理王璞、德之馨(中國)銷售及市場總監梅鶴祥、國內知名的專業ODM企業諾斯貝爾副總經理范展華、美麗修行創始人易鷗、言安堂堂主三畝、星圖數據首席分析師李天琦(排名不分先后)等一眾大咖的到場支持,聚美麗對此深感榮幸。
作為產品最核心的品質把關者,工程師們應該如何完成一場“心生”?作為行業最資深的科研咖,他們如何闡述“化妝品”這個最簡單卻又最深奧的基本名詞?為此,我們策劃了一場“強強對話”,希望可以從中領悟到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和思想。
對話主題:《我心目中的化妝品》
對話嘉賓:張太軍、方俊平、易鷗、三畝
俊平:我先說說我怎么接觸化妝品的。我以前是用日化品,不用化妝品。直到我大學畢業和工作以后還是在用肥皂洗臉洗屁股。后來要找對象,我在歐萊雅集團工作的姐姐說要用一些化妝品,在那后才接觸化妝品。做IT男之后我認為人是需要健康才能美。
化妝品是讓我們的皮膚變得健康,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皮膚,你何談美。水油不平衡、痘痘等等各種問題都是不平衡。所以我理解第一層化妝品的作用是健康。當然了,光健康也不行。有一些人覺得自己長得不夠好看,想更美一點,所以健康之上有了美的需求,就衍生我們這個行業。所以我們是一個美業,所以化妝品就是健康和美。
張太軍:接下來我們請最有勇氣的一個女性,她在網上叫一修姐。有請美麗修行APP創始人易鷗談談,你心目中的化妝品是什么樣的?
易鷗:我相當于不是局限于在這個領域里面看這個化妝品。我們看化妝品的其中之一的角度是消費者怎么看?第二是你從別的行業怎么看這個化妝品?
我之前接觸的可能是高分子材料應用的工程師,他們認為化妝品沒有什么用武之地,他們覺得寶潔做的這些洗發水,我們不是做不出來,而是我們沒有根基和文化,所以我們做工業的產品。
后來我們發現消費品也是有一個升級,大家出于成本的考慮以及整個市場的定價規則的一個約束,沒有讓最新的技術的的原料最好的配方到消費者的終端去,所以我覺得這是很遺憾的一個地方。
另外說到化妝品的一個基礎,安全和功效。還有一個是它的賣家和產品的性價比。例如我用A品牌的某一個精華和B品牌精華的,價格差100,但是我試下來,便宜的一點都不差,所以消費者是有認知的。
我心目中的化妝品是安全、功效,在宣傳的時候對消費者負責任。因為廣告總會有宣傳和概念,但也不是一味的慫恿大家來用我的產品。最后就是更好的技術,希望它轉成技術量產的時候讓消費者用到最新技術的產品。
張太軍:易鷗姑娘真切的掌握女性的需要。每個女同胞都在修行。接下來我們請言安堂的堂主三畝跟我們分享一下。
三畝:說到護膚品,我有一次去北京,剛好去協和,我有一個師兄在那邊做整形醫生。他在跟我說健康管理這一件事情已經被模糊化了,你很難講清楚醫學的邊界在哪里?丑不是病,我覺得每個人長得挺好看,醫美只是要把它改正成社會都接受的臉型,邊界就模糊了。其實我對于護膚品的理解就是緩慢起效和停用回復,這才是護膚品的概念。
俊平:因為我們女性的生活是有壓力的,而且對美是有向往。我一直記得蘭蔻剛進中國的口號特別好:伴隨中國女性優雅的老去。生活要優雅,我們要向往,每天愉悅自己,你的商業價值就存在那里了,你的溢價就存在那里了。
三畝:其實沒有必要去神秘化一個行業或者是一個產品。我在后臺可以看到大量的消費者用神仙水,很多人會脫皮。其實它是有一點酸的東西,應該是油性皮膚來用,而不是干皮。把這個事情說好,對于整個生意是更加有幫助的。
所以我們綜合回來看,還是這個觀點,還是說緩慢起效和停用回復。現在很多公眾號很不好,他們在不停的說護膚品沒有用,這樣拉了一幫粉進來,然后增長得很快,然后再毀掉整個行業生存基礎,這樣做沒有意思。而且這樣來的讀者都是刻薄的人,最后沒有辦法形成轉化。
您還未登錄,請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登錄后查看全部內容
本文版權歸“聚美麗”所有
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系:news@jumeili.cn
未經許可轉載此文,聚美麗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