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有太多會左右我們的東西,或是利益,或是名譽,或是人情。它們讓我們忘了初心,失了本真,讓行業偏離了正常的軌道,亂象叢生。
由諾斯貝爾獨家冠名的2016美麗互聯大會暨聚美麗社群嘉年華·美麗科技論壇——“心生”于今天在廣州保利世貿會議中心正式舉行。正如行業亂象由“心”而生一樣,改變行業也要從“心”而轉!作為產品最核心的品質把關者,工程師們應該如何完成一場“心生”?
孫培文——上美全球研發總監,<聚美麗·科研工程師社群>聯合發起人。研發體系的搭建對每個期望成為百年傳承品牌的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今天邀請到孫培文博士為我們分享上美在這方面的相關經驗。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上美的孫培文。關于走向世界-全球化和本土化有效結合,不一定只是化妝品企業。因為我們在談研發,研發創新是有一定的共性,所以我會舉一些例子談談我的想法。
大家可以看一看人口的分布圖。從未來的全球化來講,尤其是化妝品企業,消費品可能會考慮的市場,會從人口的分布來出發。當然前提是我們足夠強足夠大。并不是一開始就設定這樣的一個目標。不過可以心里有一點方向。
我覺得90后對于索尼一點感受都沒有,再早一點的人大家都知道索尼是一個什么樣的企業。事實上蘋果還在做電腦的時候,索尼是創新的代表企業,索尼不是日本的國家隊,索尼是街道起來的。索尼在最早的時候是做電飯鍋出生的。索尼電飯鍋做得很差,所以開始改做別的。它最早的成功產品是錄音機 (早一點的那種錄音機,可能你是在碟戰片里面看過)。他把錄音機做了個新市場,在教育行業做成功,但是還是一個象征企業。它的老板非常非常有視野,有遠見。他看到貝爾實驗室宣布可以把原來的軍用技術作為民用,大家付專利費就可以用。那個時候,他每天也只能花十到二十美元差旅費,他卻到了美國,想看看這個技術使用權能不能買下來。但是可以想象在日本來講很小的企業,在世界上沒有人知道他。但是他還是去了,去了貝爾實驗室,去了紐約,人家也沒有太理他,他就回家了。
所以這中間有一些辛酸史,但是這個故事沒有結束。為什么?他在紐約認識了一個投行的兄弟,投行的兄弟叫Yamada (山田),Yamada很厲害,就覺得索尼未來是很有前景的企業。他就跑到貝爾實驗室說服人家。Yamada會畫畫,他就去給人家畫像,關系很融洽,然后通過這個過程他把對索尼的認識宣傳出去,這樣的話他就把技術拿到日本,開始生產那款袖珍收音機, 成為經典。 有了這一步,才有了后來的Walkman 等big hit. Walkman 在iPod, iPhone 之前, 給了全球31年的音樂享受,他成功的關鍵是能夠把科技,創造消費者需求和人性化的設計做成一個組合的極致。
再舉個例子,三星。2015年在美國所有公司里面,從專利數來說,內資和外資公司里面第二名就是三星,說明三星是非常非常重視技術,重視到美國去產生它的技術。他在美國大概有800個研發人員,在硅谷有6個實驗室,花大量的錢和人力在美國建立他的技術的高位。他為什么打官司打得多,從另外一個程度可以說明他也在創新的領域拼命擴展。蘋果以及原來的這些企業,也在用知識產權的方式來抵抗這些外來企業。最近華為開始在勢頭上慢慢超過三星甚至蘋果。你會看到他也卷入了一些官司,說明大家在技術領域的投入和精力在市場發力之前都已經發生了。
您還未登錄,請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登錄后查看全部內容
本文版權歸“聚美麗”所有
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系:news@jumeili.cn
未經許可轉載此文,聚美麗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