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企業若想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必須達到以下鑒定標準: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看來,要想成為一個優秀企業,每年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需超過3%。根據國際化妝品行業標準,科研投入3%的比例是正常比例,但是這里還有一個硬投入與軟投入的關系。硬投入包括設備儀器等,如果一個企業把生產性設備納入科研費用,那么實際科研投入并沒有3%;軟投入指項目費用,如研究課題、外聘專家、建立聯合基地等。在本土化妝品企業中,真正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企業并不多,存在三個問題:1.投入轉移,即為了達到量化標準,建設工廠或者高薪聘請專家,但是形同虛設;2.抉擇者意識到科研重要性,但是不知如何落實,本身科研基礎差;3.科研人員呼聲高,但是決策者比較浮躁,便會出現產品概念好,但品質與消費者訴求差距較大的現象。真正好的產品至少需要通過三年的時間研究開發,當時六神花露水就花了好幾年。所以企業的決策者必須靜下心好好開發產品。這個比例不算高。國內企業分情況,有些企業投入大,有些企業就弱一點。投入低的有三個原因:本身對技術不夠重視;銷售渠道強,但不是技術驅動型的企業;國內大環境對技術保護弱,大家在技術投入方面的收益所報希望不大,整個氛圍還沒形成。前十位的本土企業其實科研投入都很高,如花錢請韓國日本的研發資深人員加入,也有高薪聘請歐美企業的高端研發人員,同時國內研發工程師也在進步。不難。這是正常的,科研是命脈,營銷是錦上添花,現在也有更多企業重視這方面。對于本土化妝品來說,一般都是中低端,實質上在研發上投入極小。如果營業額10億左右規模,不可能達到3000萬投入,因為在低成本低價格的情況下,這樣投入意義不大。而對藥品來說,3%遠遠不夠,所以這個政策制定者也很荒唐。不適合本土化妝品企業,適合做原料的。如果是成本的3%就會很難,一般產品成本占據整個回款的30%,如果這其中包含了3%的研發成本,就會很高。這個領域的人才培養還不系統,好的配方與突破性技術需要更有科技含量的設備支撐,而這些設備都掌握在國際公司上,很難普及。實際行業發展需求遠高于這個3%,才可能持續發展,才可能有高層次人才進入,并留下。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是化工專業的大學生,大專生為主,一個以皮膚護理為目標的產業,沒有醫學,生物學的高層次人才進入,談護理別人也不太信。要看企業的理念與戰略,有些企業不愿意投入在研發上,自然覺得有壓力。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盈利和發展的重要引擎,但見效較慢,有可能會打水漂,但不做就注定被淘汰。研發費投入算是長期投資,對企業來說是必須投入的,3%占比,難易取決于企業銷售情況、經營體量及未來戰略規劃。雅麗潔近幾年的科研占比都超過4%,科研投入的增加、原料基地的打造,讓產品品質有了大提升。目前重視科研的本土企業不多,但相信不久的將來,更多企業在經歷資本積累后,會更加重視并加大科研投入。舒客是以創新、高端、產品力為核心的,所以我們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很大。科研是屬于企業戰略里的一個結構性板塊,所以不應該單獨看科研經費占比,而是看企業選擇了怎樣的企業戰略。對于一個企業來說,3%的要求并不為過,但是中國很多企業按3%執行的可能性不大。拉芳將品質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也是值得去做的。克強總理提出了“供給側”改革,表明國內的化妝品行業應該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研發是基礎。
天下文章一大抄,3%對一個企業根本不是問題,但沒有企業拿出錢做事。誰有好的原料配方就去抄,對于企業來說不是愿不愿意這么做,而是做了沒用。去研發一樣東西大家都在抄襲,并沒有用,抄襲的速度太快。代加工廠有技術優勢,但銷售型企業真正做這個事的很少。自己有廠的銷售型企業很少。現在本土企業真正擁有自己的產品研究所的寥寥無幾,這和企業的經營體量有關。主要是缺少科研的意識,只是工業化的流水產品制造者!看似3%,其實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本土品牌基本是靠營銷起家,基因決定會在營銷上花大量的費用,近幾年廣告的投放更是到了一個歷史的巔峰。但是廣告的投放就像吸食大麻,越食越上癮,品牌應該盡早剎車,回歸商業本質,把基礎打扎實,內外兼修才能走得更長久。科研就是我們要修的第一課,也是品牌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講真,這3%對于本土化妝品企業而言,花在營銷上比花在科研上得慷慨得多。“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教科書般的至理名言卻好難落實。話說那些姐妹淘的不信任也是讓國內假貨、爛貨現象給怕的,所以科學研發、科研人員對于本土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有多重要?!為了讓難變得不難,聚美麗·匯聚名品欄目將牽頭舉辦化妝品行業【科研交流會】。旨在通過聯合本土優秀企業主,提升科研意識,共同推動本土企業科研發展!溫馨提示:其他詳情請時刻關注聚美麗公眾號,加我也是可以噠~我就挺想問李慧良李工,six god到底是怎么研發出來的,那么你呢?
本文版權歸“聚美麗”所有
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系:news@jumeili.cn
未經許可轉載此文,聚美麗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